关系
Baumgartner L、Lam K、Lai J 等。 褪黑激素在重症监护病房预防谵妄的有效性。药物治疗。 2019;39(3):280-287。
客观的
确定褪黑激素是否是预防重症监护病房 (ICU) 中谵妄的有效疗法。
草稿
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
参加者
该研究包括 232 名成年人(≥18 岁):褪黑素组 117 名患者,对照组 115 名患者。 2013 年至 2017 年间入住内科或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将接受褪黑激素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褪黑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 排除标准包括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或催眠药、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肝性脑病、终末期肝病、主动戒酒以及排除谵妄筛查的任何医疗状况。
评估的研究参数
入院 14 天内连续 2 次 ICU 混乱评估法 (CAM-ICU) 结果呈阳性,确定谵妄的发生情况。 每 12 小时对参与者进行一次 CAM-ICU 评估。
主要结果指标
接受褪黑素治疗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发生谵妄的情况; 使用的褪黑激素剂量。 次要终点是 28 天内无谵妄的天数。
关键见解
接受褪黑激素治疗的参与者中,重症监护谵妄的发生率明显较低。
与对照组相比,褪黑素组的参与者谵妄发生率显着降低(9 人 [7.7%] 比 28 人 [24.3%];磷=0.001)。
在控制多个变量的许多其他模型中进行评估时,结果始终保持显着。 对照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是否需要紧急手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 II 评分、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右美托咪定使用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
由于大多数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病情危重,理想的干预措施应该是风险降低率高、额外的健康支持措施以及几乎没有副作用的干预措施。
对于那些出现谵妄的人,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褪黑激素组的参与者在没有昏迷的情况下有 19.9 天的无谵妄天数,而对照组的这一天数为 20.9 天(磷=0.72)。
褪黑激素的典型起始剂量为每晚 3-6 毫克,并根据睡眠需求逐渐调整至 9-10 毫克。 对于发生谵妄的患者,平均剂量为 3 mg,范围为 1-5 mg。
实践意义
目前还没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的药物疗法来治疗或预防重症监护室中的谵妄。 治疗通常依赖于抗精神病药物,但抗精神病药物本身具有显着的风险特征; 抗精神病药物的风险包括进一步的神经损伤和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的死亡风险——这一人群可能与重症监护室中最有可能出现谵妄的人群重叠。 由于大多数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病情危重,理想的干预措施应该是风险降低率高、额外的健康支持措施以及很少甚至没有副作用的干预措施。 褪黑激素符合这一理想。
尽管本研究并未采用这种简单且无毒的干预措施,但它可能会影响整体结果。 作者指出,“重症监护室 (ICU)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与死亡率增加、重症监护室和住院时间延长以及 ICU 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 这意味着褪黑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显示出对该患者群体更深远的益处。
褪黑激素是一种自然疗法,具有许多其他得到充分支持的用途,并且通常具有轻微的副作用。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褪黑激素在 ICU 谵妄中的作用是由于其对昼夜节律调节的显着作用(尽管这可能是一种作用机制)还是其他一些未知的机制。 然而,由于睡眠差异是危重患者发生谵妄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和可能的因素,因此,与建议的抗氧化剂、心脏保护剂、1神经保护,2保肝、3和食管保护4其特性(对慢性病患者群体的所有潜在重要影响)使褪黑激素成为可行且令人鼓舞的治疗选择。
尽管该研究没有提供最佳剂量的证据,但数据表明,每晚服用 3.5 毫克或更多剂量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益处。
